前几天在院子里扇着把破扇子乘凉,突然脑袋里冒出个问题:古代人管这玩意儿叫啥?肯定不叫扇子。我觉得挺好奇的,就想着赶紧动手查查,就当打发时间了。
说干就干,我立马翻出床底下那堆旧书。先翻开一本发黄的《红楼梦》,字都看不太清了,翻来翻去费老大劲,好不容易找到贾宝玉摇扇子的段落,里头提到“纨扇”这词儿,听着文绉绉的,原来是古代大户人家用的那种圆扇子。
翻完书还不满足,我直接掏出手机在网上搜搜。输了个“古人扇子名字”,跳出来一堆东西,折腾了好半天,发现除了纨扇,还有个叫“便面”的玩意儿,看着像竹片编的那种简单扇子,古人出门带着挡风挡太阳,跟现在防晒差不多。
查着查着又撞上“团扇”,这名字挺贴切,就是那种圆圆的,拿手里晃悠的玩意儿。我顺藤摸瓜翻到几个文章,说唐朝姑娘们都爱用这个。

我还顺手记了点笔记,整理出几个常见的别称:
常见的古代扇子别称:
- 纨扇:就是那种丝绸做的,雅致点的。
- 便面:用竹片或草编的,便宜又实用。
- 团扇:圆形的,摇起来挺美。
- 折扇:后来从外边传入的,能折叠起来。
折腾完这一圈,浑身汗都干透了,感觉挺值当的。原来古人扇子花样这么多,不是简简单单就叫扇子,听着就比咱现代人讲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