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建材市场挑木地板时,老板说最近实木价格蹭蹭涨,我瞅着那标价直嘬牙花子。正好瞧见隔壁店门口堆着几捆毛竹,突然想起老家后山那片竹林,疯长起来拦都拦不住。心里头就琢磨开了:都说竹子空心的不经用,可老祖宗编筐造屋用了几千年,总不能是冤大头?干脆自己动手试试,看看到底是木头扎实还是竹子扛造。
说干就干的土法测试
我先从仓库翻出两块尺寸差不多的杉木板和毛竹板,厚度都两公分出头。拎起家里修水管的大扳手就往上抡。第一下砸杉木板,闷响一声,板子立马凹下去个浅坑,木渣都崩出来了。换竹板哐哐两锤子下去,手震得发麻,板面就蹭掉点青皮,连个印子都没留下。老伴儿在阳台喊:"拆家你!"

- 承重比划试:把俩板子架在院里的花坛边上,中间悬空。我直接踩上杉木板,刚晃悠两下就听"咔嚓"裂了缝。战战兢兢踩上竹板,晃是晃得厉害,可死活不断,跟跳蹦床似的。
- 泡水实验:接两盆水把板子泡进去。三天后捞出来,杉木板胀得像发糕,边缘都翘成波浪形了。竹板甩甩水珠,尺寸一点没变,晾半小时摸着居然已经干透了。
- 防虫观察:特意在板子缝里撒了点面粉引蚂蚁。杉木那边爬满了黑压压一片,竹板这边虫子路过都绕道走。掰开竹子闻,一股清甜味,怪不得虫子不待见。
- 划痕测试:拿钥匙在杉木上用力一划,立刻就是道深沟。使同样力气划竹子,刺一声尖响,就留下道白印子,手一抹就没了。
没想到的实战惊喜
最绝的是切料时候发现的。杉木板拿电锯切得木屑乱飞,空气里全是呛人粉末。换竹板一切下去,锯片温度明显低了,切口跟打磨过似的溜光水滑,连毛刺都少。老伴儿指着锯末笑:"这下扫地省心了!"
本来只想较个劲,结果测出五条硬道理:扛揍、吃重、泡不烂、虫不蛀、还耐磨。更意外的是成本——杉木板花了我两百多,竹板才八十块,省下的钱当场买了只竹蒸笼,晚上蒸的包子都带着清香味儿!

现在院里的花架子全换成竹子的了,风吹日晒半年还铮亮。隔壁老王来喝茶总问:"这玩意儿真比木头强?" 我就把当初砸变形的杉木板甩给他看:"不信你拿回家当搓衣板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