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去便利店买雪碧,看着货架上玻璃瓶、易拉罐、塑料瓶排一排,直接给我整懵圈了。顺手抄起三瓶放收银台,结果结账时候老板斜着眼问我:“你这是要搞科研?” 我嘿嘿一笑没说话,心想今天非得喝明白不可。
回家直接开整
先撕开易拉罐拉环,“呲”一声轻飘飘的,跟气球漏气似的。倒进玻璃杯里,气泡稀稀拉拉往上爬,抿一口甜得齁嗓子,后味还泛酸。我皱着眉头看配方表——好家伙,安赛蜜、蔗糖素排前头,白砂糖影子都找不着。
接着拧开塑料瓶盖,“噗呲”倒是够响,可气泡就跟蔫儿了的炮仗似的,噼里啪两秒就没动静。喝到嘴里水唧唧的,那股柠檬清爽劲儿像被水冲淡了。瓶身一捏还软趴趴的,标签写着防腐剂苯甲酸钠,怪不得喝完全天喉咙发紧。
抄起玻璃瓶,刚撬开铁盖,“砰”的一声脆响把我吓一跳!金灿灿气泡跟火山爆发似的往上涌,在杯子里活蹦乱跳三分钟不带停的。猛灌一大口,碳酸辣得舌头疼,柠檬酸味直冲天灵盖,咽下去喉头还留着清甜。翻过瓶底一看配料——干干净净:水、白砂糖、二氧化碳,没了。
发现惊天秘密
- 听响认祖宗:玻璃瓶开盖那声“砰”跟放炮似的,塑料瓶开盖像放闷屁,易拉罐?那叫蚊子哼哼!
- 捏瓶看骨气:玻璃瓶死硬捏不动,塑料瓶一掐就变形,碳酸都给挤没了。
- 配料照妖镜:玻璃瓶配方就三行字,另外俩配料表长得跟论文似的,添加剂名字念都念不顺。
现在我去小卖部就跟特务接头似的,专挑蒙灰的玻璃瓶。老板看我从货架底层掏瓶子直咂嘴:“这玩意儿又重又贵还难开,图啥?” 我拧开瓶盖让那声“砰”替我回答——你懂个锤子,这才是雪碧他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