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学习潮汕话输入法的实践过程。这事说起来有点搞笑,但作为一个潮汕人,以前我打字慢得像蜗牛爬。每次和朋友聊天,半天打不出几个字,弄得我挺烦的。索性就从头开始练了练,没想到真摸索出三个傻瓜技巧。
刚上手那会儿,完全摸不着北
第一步就是找输入法。我在手机上下载了个潮汕话的app(那玩意儿不用多说,名字也记不清了,反正随便搜就有)。安装后,一打开页面,全是方言字眼儿,我连拼音都搞不清。点开聊天框试试打第一个词,“你好”,结果我按键按错了三回,出来一堆乱七八糟的鬼画符。我心想这不行,赶紧退出重来。
重新启动输入法,我决定从小词儿开练。我先挑了“吃饭”这个词。试着按字母慢慢戳,结果打成了“食饭”,这不是我想要的潮汕发音。我停下来琢磨:是不是我手指太慢了?或者按键顺序记错了?回头看了遍帮助页,简单划拉几下,就删了重新来。这回我先慢慢念出音调,再一个个字母按上去,还是错多对少。折腾半天,才终于打对一次。感觉这输入法就像个犟驴,得顺着它的路子走。
天天练,才摸出点门道
第二天我定了闹钟,每天抽20分钟练打字。先打常用的,比如“谢谢”、“朋友”。一开练我就发现大问题:手指太僵了,按了上键没反应,跳成别字儿。我气得拍桌子,但没放弃。换了个法子:换成短语来练。比如说“你好吗”,打成“nihouma”。刚开始老错,我强迫自己每次慢点打,念出声来同步输入。打完还回头检查错了哪,改成对的再重新输。
练了一周,速度稍微快点,但还是不稳。我又加了点难度,用手机发消息给朋友。第一次发过去,他吐槽说“你这打的啥玩意儿?乱码了都”。我尴尬得脸红,赶紧说“我还在学”。后来我才反应过来:潮汕话输入法记键位太费脑。就拆成小块儿练:比如“好吃”写成“ho chi”,我反复练这个词几十遍,练熟了再串整句儿。慢慢地,能打字沟通了,错误率也少多了。
攒出三个傻瓜技巧,新手必须试试
现在打字挺溜了,回头看没那么难。我把这过程总结成新手必学的三个简单技巧,亲测好用:
- 先练高频词:别一开始瞎折腾整句。从“你好”、“谢谢”这种常用词起步,一天练几十遍,打熟了就稳了。
- 用短语来打整句:输入法记单字容易错,我改成按短语输整句。比如“我去吃饭”先打“wo chi”再补全,省时省力。
- 边念边打多检查:打字时嘴巴念出声儿,同步输入,打错字立马退格重打。天天这么练,几周就上手。
这事说白了就是一个字:练。我开头差点放弃,但咬咬牙搞定了。现在聊天打字贼快,朋友都夸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