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分享一个我最近实践的小经历,就是关于做西米露的。这事还得从我上周六开始说起,那时候家里突然馋甜品了,老婆提了句想吃西米露,我就一拍大腿说:“好嘞,自己动手干!”反正我就是这种人,啥事都喜欢亲力亲为。
先动起来
我直接冲到楼下超市,买了包西米。包装上写的就是“西米”,一大袋子白乎乎的小颗粒。回家一倒进锅里煮,水一开,它就变成半透明的小球了。边煮边好奇:“这玩意儿到底咋来的?怎么像变了魔术似的?”我以前总觉得它就是个普通食材,但这回特别想知道源头。打开手机一搜,乱七八糟的信息一堆,越看越糊涂。索性,我就决定自己一步步深挖。
深挖原料来源
网上说西米是从植物里搞出来的,但具体是啥树?我琢磨着,先去找资料。翻了好多文章,还看了些视频,结果发现真不是啥高科技,就是一种咱们常见的热带树,叫棕榈树。对,就是路边那种长着大叶子、像扫把似的玩意儿。我惊呆了,以前天天路过它,都没注意过能弄出吃的来。
我就想搞明白提取过程。试着学一下:先砍树?当然不现实,我又不是农民。改成去家旁边花店买了一根棕榈树杆,店主还以为我要装饰房子。回家后,用小刀切开树杆,里头真有一层白花花的软东西,叫“树芯”。把它捣碎,放进水里泡半天,粉就沉底了,剩下的渣子捞掉。然后把这些粉晒干磨细,就成了生西米粉。整个过程手忙脚乱,弄得厨房乱七八糟的。

应用到实际
有了这个粉末,我就直接试试做西米露。按照之前煮的方法,把自制粉和超市买的对比煮,水开倒锅里,边搅和边等它变透明。结果,两种煮出来的小球差不多样,只是我做的粉颜色深了点,有点小杂质,但口感一样QQ弹弹。一步,加入牛奶和水果搅拌,老婆尝了直说比买的好吃多了。
整件事下来,才明白为啥叫“西米露”了,不是白瞎的。树就在身边,动手试试也不难,就是费点工夫。以后做甜品,感觉自己更懂食材了,再也不会随便瞎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