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朋友喝咖啡,聊到健康长寿的话题,突然就好奇古代满100岁的人叫什么称呼?朋友也说不清,我就决定自己动手查一查,把这事儿搞明白。
开始查证过程
先翻开家里的旧书堆,找了一堆历史典籍乱翻一通。看到一些《礼记》的片段,但文字文绉绉的,读得我头晕眼花。啥也没找着,只好放弃看书这条路。
上网拿手机搜“古代百岁老人怎么叫”,结果蹦出一堆不靠谱的回答。有些说是“百岁翁”,有些乱扯“仙翁”,听得我一头雾水。越查越不对劲,感觉浪费时间。
一着急,直接跑去图书馆请教管理员大妈。她嘿嘿一笑,说“这事儿得翻正经资料”,就从老书架上抽出本繁体字典。我埋头翻了半天,眼睛都快看花了,才在里头找到个小注解:满100岁的叫期颐。
为保险起见,我还打电话问历史系的哥们儿。他听完就乐了:“对头!期颐就是100岁的意思,古人讲究这个,像《礼记》里说的。”这下我心里才踏实。
实现结果和心得
终于搞清楚了,原来古代对满100岁老人的称呼是期颐。这个词听着文雅,但意思很简单:期是“期望”,颐是“养”,合起来就是指望颐养天年。
很多人都不晓得这称呼,可别错过了,涨知识就是这么简单!学到这儿,感觉自己脑子都灵光了点。下次再跟朋友吹牛,也能显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