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这玩意儿,不清不行。前两天我就实打实地干了一回,今天就跟大家伙儿掰扯掰扯我这清扫淤泥的经历,纯粹是自个儿瞎折腾的一点记录,希望能给有同样烦恼的朋友们提个醒儿。
一、瞅瞅这摊子事儿,咋就非得我动手了
话说,我家院子边上有那么一小段排水沟,平时都好好的。可前阵子不老下雨嘛好家伙,雨水一过,那沟里头就积了老厚一层黑乎乎、黏糊糊的淤泥。不光看着膈应,天一热,那味儿,啧啧,真有点上头。一开始我还想着,估计过两天自己就干了,或者下场大雨就冲走了。结果?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眼瞅着越来越堵,再不清,估摸着夏天蚊子都能把我抬走了。
没办法,自己家的事儿,总不能老指望别人。撸起袖子,干!
二、家伙事儿都得备齐活了,不能赤手空拳上战场
真要动手了,才发现这也不是个轻松活儿,家伙事儿得准备我翻箱倒柜找了半天,凑了这么几样:
- 一把旧铁锹: 这是主力,必须得有。最好是那种小一点、轻便一点的,不然抡几下就没劲儿了。
- 几个破水桶或者蛇皮袋: 用来装挖出来的淤泥。我找了两个平时不用的塑料桶,结实!
- 长筒雨靴: 这个太重要了!不然一脚下去,鞋就废了,而且淤泥里头脏得很。
- 橡胶手套: 也是必备,那淤泥里头指不定有啥尖锐的东西,划伤了可麻烦。
- 一件旧衣服或者雨衣: 反正就是不打算要了的,不然溅一身泥,回家还得挨骂。
我还顺手拿了个小耙子,想着有些地方铁锹不好使,兴许耙子能派上用场。
三、开整!埋头苦干,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
万事俱备,我就开干了。先把雨靴套上,手套戴旧衣服一套,还真有点专业人士的架势。
我先用铁锹把表面上那些比较稀的、混着枯枝烂叶的给弄出来。这淤泥,真是又沉又黏。 一锹下去,感觉整个铁锹都被吸住了似的,得使老大劲儿才能提起来。挖起来的淤泥一股子怪味儿,熏得我直皱眉头。
一锹一锹地挖,再一桶一桶地往外运。那排水沟虽然不长,但淤泥还真不少。没干一会儿,我就满头大汗了,腰也开始发酸。真是体会到了啥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这清的虽然不是粮食,但这体力活儿真不比种地轻松多少。
挖到后面,有些淤泥黏在沟底和壁上,特别不好弄。我就用铁锹边铲边刮,实在不行就用手(戴着手套)去抠。那感觉,真是……一言难尽。整个过程,就突出一个字:脏!第二个字:累!
四、挖出来的这些黑疙瘩,往哪儿扔是个学问
吭哧吭哧忙活了大半天,总算是把大部分淤泥给清出来了。可问题来了,这几大桶黑乎乎的玩意儿咋处理?总不能随便往垃圾桶一扔,那也太不负责任了。
我事先打听了一下,我们小区有专门堆放这类建筑垃圾和园林废弃物的地方。我就把这些淤泥一桶一桶搬到指定地点去了。要是量特别大,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最好还是问问物业或者社区,别自己瞎倒,污染了环境可不
听说有些淤泥晾干了还能当肥料,不过我这排水沟里的,天知道混了些还是算了,安全第一。
五、收工!洗刷刷,人也得弄利索了
淤泥清完了,地方也收拾利索了,就是给自己和工具“消毒”了。
铁锹、水桶、雨靴,全都沾满了泥,得拿水龙头使劲冲。尤其是铁锹,冲干净了晾干,不然下次用就生锈了。那身旧衣服,我直接就扔了,实在是没法要了。
人也得好好洗洗。从头到脚,搓了好几遍,才感觉把那股淤泥味儿给洗掉了。
虽然累得够呛,但是看着通畅的排水沟,闻着不再那么刺鼻的空气,心里头还是挺得劲儿的。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那成就感,花钱可买不来。
六、再啰嗦几句,算是个小总结
这回清淤泥,给我的体会就是:
第一,这活儿真不是啥好活儿,能不自己干尽量别自己干,除非你跟我一样,实在没办法或者就喜欢瞎折腾。小打小闹还行,要是大面积的,或者淤泥特别深,那还是花钱请专业人士,人家有专业设备,效率高,也安全。
第二,安全防护一定要到位! 手套、雨靴这些不能少。要是碰上那种深井或者密闭空间,千万别自己下去,容易出危险,比如缺氧、沼气中毒啥的,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第三,处理淤泥要有地方,别乱扔。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嘛这话虽然老套,但确实是这个理儿。
行了,我这实践记录也就这点儿东西了。希望对大家有点用处。反正,生活嘛就是不断遇到问题,再不断解决问题。这回清淤泥,也算是给我自个儿又攒了点经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