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我得好好说道说道最近这“红包哥狂发九万”的事儿。这新闻我一看,挺有意思,山东泰安那个叫刘孝平的老哥,一个月发了快十万块钱红包,真是牛气冲天!
我的“红包实践”念头
平时也喜欢在群里跟大家伙儿互动互动,看到这“红包哥”的事迹,心里就琢磨开了。咱虽然没人家那么大的手笔,发个几万块的,但在自己常混的几个群里,搞点小红包,活跃活跃气氛,是不是也能体验一把那种“挥金如土”的快乐?主要是想看看,这红包发下去,群里能有多大动静,大家伙儿的反应是啥样的。
开始我的小规模“红包实验”
说干就干!我先是把我手机通讯录里那几个最活跃的群给筛选了出来,有以前的老同学群,有几个共同爱好的兴趣群,还有我们小区业主群。我的计划是,先小额试水,看看效果。
头一天,我在老同学群里先扔了个50块的红包,分了20个包。嚯!那家伙,平时潜水的老同学都炸出来了,一瞬间红包就被抢光了,然后就是满屏的“谢谢老板”、“老板大气”、“土豪求带”之类的。那种被大家伙儿追捧的感觉,确实有点上头。
尝到甜头之后,我就开始琢磨着“升级”了。第二天,我把预算提高到了一百块,分散到三四个群里发。我还特地选了几个不同的时间段,比如早上刚上班那会儿,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有晚上下班后大家比较闲的时候。我发现,这不同时间段发,抢红包的人数和速度还真不太一样。晚上明显人多,抢得快,讨论也热闹。
观察与记录过程中的发现
这么搞了大概一个星期,我每天都坚持发,金额有大有小,从几十到一两百不等。我仔细观察着每个群的变化:
- 活跃度提升: 这是肯定的,只要红包一出,群里立马就跟过年似的,各种表情包、感谢语满天飞。
- “潜水员”浮现: 好多平时根本不冒泡的人,一有红包,立马就跳出来了,抢完可能又不见了。
- 形成期待: 有些群友开始习惯了,到点儿了就会开玩笑地问:“今天的红包雨?”、“坐等老板发福利!”
- 成本压力: 我也偷偷算了笔账,这一周下来,虽然每次看着不多,但零零总总加起来,也小一千块钱扔出去了!这时候我就有点清醒了,人家“红包哥”那是真有实力,咱这小打小闹,长期下去也顶不住。
“红包哥”现象的思考与我的实践总结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红包实践”,我算是亲身体会了一把发红包的乐趣和一些随之而来的小烦恼。我对“红包哥”那种行为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玩意儿确实能快速拉近距离,活跃气氛。 对于一些需要快速聚拢人气的场合,发红包绝对是个好办法。你看刘孝平老哥,通过发红包,不就成了网红,“良心谷谷主”这名号也打出去了嘛
持续性地发红包,成本真的不低。 像我这样体验一下还行,真要做到“一天不发就难受”,那得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普通人学不来,也没必要硬撑。
再者,红包这东西,容易让人产生依赖。 一旦停了,或者金额小了,可能还会有人失落。我那几个群里,后来我减少了频率和金额,明显能感觉到活跃度有所下降,虽然大家嘴上不说,但那种期待感的变化还是能察觉到的。
最重要的,还是得回归本心。 我发红包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乐呵乐呵,联络联络感情。如果单纯为了追求那种“被追捧”的感觉,或者指望通过红包来维持关系,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红包只是个引子,真正能让群友们聚在一起的,还是共同的兴趣和真诚的交流。
我现在的实践感悟就是,红包可以发,但得量力而行,也别太把它当回事儿。偶尔给大家发点福利,图个开心就 像“红包哥”那样狂发九万,那是个例,咱普通人就当个趣闻听听,别盲目模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跟大家伙儿的日常交流和分享上,这才是长久之计。我这实践记录,也算是给大家提个醒儿,红包虽可不要“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