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得空,我来跟各位唠唠我最近在家里捣鼓的一件事儿,主题嘛就是“diediao”这俩字。不是啥高深技术,但我觉得对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们,肯定有点用。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我妈,大家知道,年纪上来了,腿脚有时候就不那么利索。前阵子,她老人家跟我说,在家里头,好几次差点就滑倒或者绊倒。我这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可不是小事儿!万一真摔着了,那后果不堪设想。我决定,必须得把家里的安全隐患给排查一遍,好好整改整改。
我的实践过程
我先在家里仔仔细细地溜达了好几圈,边走边看,把可能造成“diediao”的地方都给记下来。这一看不要紧,还真发现不少问题。
第一步,地面清理与改造。
家里有些地方铺了那种小块的地毯,好看是好看,但边角容易翘起来,老人一不留神就容易绊到。我寻思着,安全第一,就把那些不必要的小地毯给收起来了。实在需要的地方,比如浴室门口,我就换成了那种底下有防滑胶的,而且边缘能贴紧地面的大地垫。
然后是各种电线。充电线、风扇线、网线啥的,以前图方便,有时候就拖在地上。这回我下决心,能用束线带固定的就固定,能贴墙走的就贴墙走,尽量不让地面上有这些“绊脚绳”。
卫生间是重点防护区域!我琢磨着,光有防滑垫还不够。就在马桶边上和淋浴区的墙上,安装了几个扶手。这样老人起身、站立的时候能有个支撑,稳当多了。地面也特意嘱咐家里人,洗完澡一定把水拖干,保持干燥。
第二步,改善照明条件。
我发现,晚上起夜的时候,从卧室到卫生间那段路,灯光有时候不够亮,或者开关不方便。于是我在走廊里、卫生间门口这些关键位置,加装了几个小夜灯,最好是那种人体感应的,人一过去自己就亮,方便得很。这样,老人半夜起来,就不用摸黑走路了。
卧室床头灯也得保证好用,伸手就能开,亮度也要合适,不能太刺眼也不能太暗。
第三步,家具摆放与生活习惯。
家里的家具摆放也重新规划了一下,确保主要的通道畅通无阻,别堆放杂物。常用的东西,比如遥控器、水杯、常吃的药,都放在老人坐着或者躺着能够轻松拿到的地方,避免他们费劲去够。
我还特意跟我妈强调了几点:比如,下床的时候别起猛了,先在床边坐一会儿再站起来;走路慢一点,特别是拐弯或者地面有高低差的地方;穿的鞋子也要注意,最好是防滑、合脚的平底鞋,拖鞋也得是后边有带子的那种,不容易掉。
第四步,一些小细节的关注。
我家虽然是一楼,没楼梯,但如果住楼房的朋友,楼梯的安全性也很重要。楼梯扶手必须稳固,台阶边缘最好有防滑条,光线也要充足。
我还考虑过,是不是可以鼓励老人做一些简单的腿部和平衡锻炼,增强点肌肉力量。这个还在计划中,得找点适合老年人的温和运动。
实现的效果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家里确实清爽了不少,那些潜在的“diediao”风险点也少了很多。我妈也说,现在在家里走动,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不用老是提心吊胆的。虽然都是些不起眼的小改动,但能换来老人的安全和安心,我觉得特别值!
各位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不妨也抽空检查检查,把这些小细节做到位。别看是小事,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预防“diediao”,真的是咱们做子女的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