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可算是把敖厂长的《囧的呼唤》第133期给瞅完了。平时瞎忙,攒了好几期都没顾得上看,今天硬是挤出点时间,就想看看老敖这回又整了啥新活儿。
说起来,追《囧的呼唤》这么些年,早就摸透他的路数了。不就是找些个犄角旮旯的破烂游戏,要么就是深挖点游戏背后你不知道的陈芝麻烂谷子事儿。这133期嘛也差不多是这个调调。开头那段熟悉的开场白一出来,内味儿就对了!
我的观看“实践”
这期他聊的那个游戏,名字我都不稀得记,反正是个老掉牙的主机上的玩意儿。看他演示那操作,简直了,反人类都算是夸奖它了! 我就纳闷儿了,当年做这游戏的人,是不是跟玩家有仇?按键设定得七扭八歪,人物走路跟抽风似的,我隔着屏幕都替老敖觉得手疼。
他一边玩一边吐槽,什么“制作人脑子被门夹了”、“这判定简直是玄学”,我也是一边看一边乐。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就是明知道这游戏烂得一塌糊涂,但看别人遭罪,尤其是看老敖用他那特有的强调去演绎这种“囧”,反而成了一种乐趣。这可能就是《囧的呼唤》的魔力,把一些本来让人火大的东西,变得能让人笑出声。
看他为了找那么个破游戏的卡带,或者为了搞明白某个奇葩设定,翻箱倒柜,查各种老资料,这份折腾劲儿,我是服气的。 现在的人都讲究个短平快,能踏踏实实做这种“考古”式内容的人,真不多了。
由“囧”引发的瞎琢磨
瞅着视频里那个让人抓狂的游戏,我这脑子也开始不自觉地翻旧账了。一下子就想起了我自个儿当年玩游戏那会儿的一段糗事。
那还是上中学的时候,家里刚买了台学习机,就是套着学习外壳的游戏机。我当时得了一盘据说是格斗大作的卡带,封面画得那叫一个酷炫。结果插上一玩,我滴个龟龟,那人物动作僵硬得跟木头桩子似的,发个招比便秘还费劲。 更气人的是,那个AI对手,简直不是人,猥琐得不行,总用一些赖皮招数。我当时小,哪受得了这个气,越打越上头,越上头越输。
- 有一次,我为了打过某一关,硬是跟那破游戏较劲了三天。
- 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满脑子都是怎么搓招,怎么躲那个AI的贱招。
- 我爸妈还以为我学习学魔怔了,一个劲儿劝我歇歇。
咋样?我把手柄都快捏碎了,还是没打过去。气得我,差点没把那学习机给砸了。后来才知道,那卡带根本就是个盗版商胡乱攒出来的垃圾货,平衡性啥的,根本不存在。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那种钻牛角尖的劲头,又好气又好笑。跟老敖在视频里为了个破游戏较劲那模样,简直一模一样。可能每个爱玩游戏的人,都有过那么一段跟烂游戏死磕的“囧”时光。这种经历,说起来挺傻的,但也是青春记忆里头,挺有意思的一笔。
所以说,看《囧的呼唤》,不光是图一乐。有时候,看着老敖在屏幕上“受苦”,也能勾起自己不少回忆。这种“实践”,也算是给自己找点乐子,顺便怀怀旧,挺 至少比真去玩那些烂游戏要省心多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