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空,就想着把我之前琢磨《环太平洋2》票房那点事儿给大家伙说道说道。也不是啥专业分析,就是自个儿瞎琢磨的一些记录,图个乐呵。
起因:为啥突然关心这电影票房了?
就好个大片,尤其是那种机甲打怪兽的,看着带劲!《环太平洋》第一部出来的时候,我记得电影院里那叫一个震撼。后来听说要出第二部,还加了不少中国元素,心里就痒痒,寻思着这回票房不得爆?结果上映后,听到的声音好像有点两极分化,这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想自己动手查查看,到底是个啥情况。
动手开扒:我的信息搜集之路
第一步:摸索着找数据
我先是习惯性地打开了几个常用的电影资讯网站和票务平台,想看看最直接的票房数字。输入“环太平洋2 票房”,哗一下出来一堆信息。有新闻报道,有影评分析,也有一些零散的票房数据。
我记得当时看到一条消息,说《环太平洋2》刚上映那会儿挺猛的,好像还把当时一直霸榜的《黑豹》给拉下马了,成了单日票房冠军。有报道说,它上映头几天就拿下了1个多亿,后面又很快破了好几个亿,具体数字我一开始看得有点乱。
第二步:跟第一部比比看
光看第二部的数字没啥意思,得有对比才能看出名堂。我就开始找第一部《环太平洋》的票房数据。这一找,发现第一部当年在国内也是个大黑马,据说国内票房贡献了不少,成了它最大的海外票仓,好像是差不多快7个亿,印象里是这样。
然后我再回头看第二部,虽然开局看着不错,比如有数据说它比起第一部,首周末票房提升了百分之四十多,但总感觉后劲好像没第一部那么足。尤其是在国内,虽然也破了5亿,但跟第一部比,好像还是差了点意思。看到有说法是“时过境迁”,感觉挺对味儿。
第三步:瞅瞅口碑咋样
票房这玩意儿,跟口碑关联挺大的。我就去豆瓣这些地方转了转。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环太平洋2》的评分确实比第一部低了不少,好像连及格线都没到,大概5点几分。参与评论的人数也少了,说明关注度可能真的下来了。
我就琢磨,为啥?第一部那么多人喜欢,基础打得那么怎么第二部就不太行了?
琢磨原因:票房背后那些事儿
综合我找到的这些信息,我自个儿总结了几个可能的原因:
- 审美疲劳了? 有些评论说,这种纯粹的机甲打怪兽,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儿,视觉上容易疲劳。第一部看着新鲜,第二部如果没啥大突破,观众可能就不太买账了。
- 故事没讲 我看到不少人吐槽第二部的剧情,觉得不如第一部。机甲片虽然主要看特效,但故事太拉胯也不行。
- “中国元素”的加持和争议? 第二部里加了不少中国演员,比如景甜,还有很多场景据说也是在国内拍的。这本来是想拉近和中国观众的距离,但好像效果比较复杂。有人买账,也有人觉得有点生硬。黄恺杰他们为了角色也挺拼的,又是锻炼啥的。
- 期望值太高? 可能因为第一部太成功了,大家对第二部的期望值就特别高。一旦有点不合心意,失望感就会被放大。
我的小总结
扒拉了一通之后,我对《环太平洋2》的票房有了个大概的印象。要说它失败,也不至于。毕竟上映初期势头很猛,全球票房也不算太差,尤其是在某些市场,比如北美那边,开画成绩比第一部还要在国内也拿了5个亿,单从数字上看,也还行。
但要说它完全成功,好像也差点火候。特别是跟第一部比,口碑下滑挺明显的,国内的总票房也没能超越前作。给我的感觉就是,“成绩还行,但没达到预期”,有点可惜了那么好的一个IP开头。
整个过程下来,就跟自己做了个小小的课题研究似的,虽然用的都是公开信息,但自己动手找一找,理一理,还是挺有意思的。能从不同角度看看一个电影的市场表现,也算是个小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