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翻手机时候突然琢磨,我这些年到底在多少网站留过名儿?跟家里抽屉角落翻出串儿不知道哪来的钥匙似的,心里头咯噔一下。这要是不清不楚的,哪天哪个犄角旮旯的破站泄密了,顺着藤摸到我其他重要账号,那可就真成冤大头了。说干就干,我得把这事儿给捋明白!
第一步:抓浏览器“掏老底”
我用的浏览器,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那都是陪我多年的老伙计了。直接戳开设置里“密码”那疙瘩,好家伙,密密麻麻一大串儿!浏览器记性就是啥时候在哪儿注册过,连带着当时胡诌的用户名跟那八百年前的破密码,全给存得妥妥的。这玩意儿虽然方便自动登录,可一瞅见这么多“存货”,后背都发凉了。
立马点开“导出密码”,浏览器吭哧吭哧给吐出来一个名单文件。我拿个小本本(是个专门记事的笔记应用)把这文件存好了,这名单就是我的“数字足迹户口册”。
第二步:邮箱“挖坟”
光靠浏览器不一定全乎,好多早年注册的或者临时用的,它可能没记上。我想了个笨但好使的法子:搜邮件!
- 抓关键词:在邮箱里噼里啪输入一长串:“验证”、“感谢注册”、“欢迎加入”、“账户激活”、“你的账户”,还有“完成注册”。这几个词儿是那些网站刚勾搭上你时最爱发的“表白信”。
- 顺藤摸瓜:搜出来一堆!挨个儿点开看,全是当年的“认证信”。每封邮件就是一张注册证明!对着之前浏览器那份名单,我手写(是新建了个列表)把缺的、漏的那些犄角旮旯注册过的地方全都补上去。
两份名单一合,好嘛大几百条记录躺那儿!从买过俩钉子的五金网店,到七八年前跟风瞎玩的论坛,真够全乎的。
第三招:看完了?赶紧裹“防护服”!
名单在手,天下我有(心里慌得一批)!立马动手加固防护,就三板斧:
- 密码该滚蛋就滚蛋:
对着名单,先专挑那些银行、支付、邮箱这类“命根子”账号下手。一个个网站跑过去,把以前那些“123456”、“生日”之类的老密码全踹飞。新密码?就照着那些记密码的玩意儿生成的乱码改,越长越怪越 - “双保险”给支棱起来:
但凡一个网站嚷嚷它有“两步验证”、“双重认证”啥的,我麻溜儿地就给它绑上!不管是用手机收个短信码,还是用专门的认证器APP,总比光靠个密码硬扛强。绑完了还专门退出登录再试试,确认这“双保险”确实好使,心里才踏实点。 - 删!该扔就扔:
名单里那些八百年不打照面儿,连是卖啥的都想不起来的破网站,或者早就凉透了的论坛,还留着账号干直接杀到人家网站的犄角旮旯(通常是账户设置最底下),找到“注销账户”、“删除账户”这种小按钮,咬着牙给它点了!删一个,心里就少个包袱。有些贼难找的,费老大劲在用户条款或者在线客服那儿才摸到门路。
折腾一下午,浑身冒汗。但看着那份清理(过)过的名单,和一堆开启了双保险的账号图标,倒也不怕了,都裹严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