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研究这个词
前两天我跟朋友聊八卦,听他们抱怨公司里头有些同事做事儿贼磨叽,明明该出头的机会,总在那畏畏缩缩不敢动。我这人本来就爱钻研词汇,心里就一动:诶,这不就是“鹿鹿鱼鱼”那味儿吗?可我自个儿也没搞透这词啥意思,立马就决定去整明白。
我先打开手机查字典,百度百科那玩意儿写得文绉绉的,说什么“形容谨慎小心”。可我觉得太抽象了,光看这解释还是雾里看花。接着我又翻微信群,在老乡群里吼了一嗓子:“各位大佬,‘鹿鹿鱼鱼’到底咋回事?求教!”有哥们儿秒回:“就是怂呗,跟鱼见了鹿似的,胆小得要命。”我琢磨着,这比喻挺形象,可还是缺例子撑腰。
观察生活里的例子
为了接地气,我直接跑去小区附近转了转,盯了几个常见场景。蹲在奶茶店窗口边,我瞅着那个卖奶茶的小妹。有回顾客催单催得急,她一紧张就手抖,杯子掉地上砸了,碎片满地都是。老板喊她赶紧解决,她?脸红脖子粗,支支吾吾半天吐不出半个字,蹲下慢悠悠捡碎渣。我看她那样子,纯纯的“鹿鹿鱼鱼”,就是不敢担事儿。
再举个更逗的,我们小区群里有大妈投票选楼长。平时挺能说的李叔,大伙儿都挺他当候选人。开会那天,他缩在角落里啃面包,主持人点到名儿,他嘴里塞满了面包,摇头晃脑摆手:“别别别...我再想想...”那模样,简直比鱼儿溜得还快。我当场笑了,这词儿瞬间活灵活现。
总结几个典型例子,大家对照着看:
- 办公室里小张:项目会议上需要提方案,他总是低头躲闪,说话声音蚊子似的。
- 发小老王:女朋友约他出去玩,他纠结半天不敢回信息,怕花销大了。
- 邻居阿姨:楼下邻居吵架,她明明知道内情却缩头藏尾,连劝架都不敢。
亲身实践验证
光看别人不够,我还想自己试试水。上周六约朋友打球,球场人满为患,只剩一块场地。按道理我该上去抢位置,但我故意模拟“鹿鹿鱼鱼”状态:站在那儿搓手指假装系鞋带,眼神飘忽假装找别人。结果球友们一哄而上抢空了,我还在那装模作样。回头一想,这行动太典型了:胆小不敢行动,错失机会自个儿憋闷。
看透这个理儿
折腾了几天下来,我终于懂透了:“鹿鹿鱼鱼”就是比喻那些遇事就怂、不敢担责的人。平时看着老实,一到关键时缩得比兔子还快。这理解靠自个儿观察和实践才扎实,谁再这样我一眼就能识别。分享给大家,免得你们跟我之前一样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