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网刷抖音,看一堆人嚷嚷着“求被确诊为那英”,我差点笑喷饭。那英是歌手,又不是啥病,这明显是搞笑梗嘛作为一个爱捣鼓怪事儿的博主,我决定自己试试,看看到底为啥有人这么想。今天就从头到尾,分享我的实践过程,揭秘5个搞笑心理真相!
第一步:从瞎琢磨开始
昨天下午,我坐在家里沙发上,发呆想到这事。为啥会有人想被“确诊”?脑瓜一转,觉得可能是压力太大,学那英那样霸气一把。于是我翻出手机,上微博和论坛搜了搜热门帖子,发现好多人在2023年就玩这个梗,说当“那英”能缓解焦虑。我边看边乐,顺手截图存起来,准备深度挖一挖。
第二步:搞点调查和测试
我先找了群里几个熟人聊天,问他们:“你们想被确诊为那英不?”结果有人当场笑岔气,说“脑洞太大了”。我在朋友圈发了个动态,写道:“我刚刚被确诊为那英了!”配了个自制的搞笑“诊断书”。一晚上,评论疯涨,各种留言涌入——有说“牛掰”的,有问“症状是啥”的。我赶紧整理大家的反馈,分成了五个类型。顺便自己试了一把:去菜市场买菜,学那英口气问价:“这个多少钱?”语气贼横,老板都楞了几秒。
这里是我实战总结的5个搞笑原因:- 1. 减压解闷儿:生活苦哈哈的,当“那英”能假装自己特威风,甩开烦恼。
- 2. 找乐子逗趣:这样自黑,笑点满满的,逗别人也逗自己。
- 3> 争眼球晒存在感:在微信抖音晒“确诊”,点赞唰唰涨,能吸引关注。
- 4. 跟风图热闹:大伙儿都在玩,自己不去凑合,感觉亏了。
- 5. 模仿偶像装酷:觉得那英气场强,学她样子挺带劲儿。
一步:收尾分享感悟
实践完,我回屋坐下来写笔记。整个过程贼好玩,自己玩了一圈,心情好不少——压力真小了!关键搞笑的是,有天排队买奶茶,收银员问我要少冰不?我脑抽,直接吼一嗓子:“随你便!”结果周围人全笑翻了,店员回我一句:“你这是那英上身?”
这个“想被确诊”的梗,就是个情绪出口罢了。别较真,就当生活调味料。玩过之后,我还特想写个日记记住,免得下次看到别人玩,又想跟着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