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开茅台喝的时候突然就好奇了,这玩意儿咋就比其他酒香?翻箱倒柜找出之前朋友送的品鉴手册,结果全是玄乎的词儿,啥“空杯留香”“幽雅细腻”,看得脑壳疼。
一、直接杀到官网挖说明书
琢磨半天,决定先扒官方资料。蹲电脑前猛搜茅台官网,终于在犄角旮旯的生产工艺里挖到了关键信息:高粱+小麦!心想不就两粮食嘛能有多金贵?手贱搜了下价格,好家伙,一斤高粱顶我两斤猪肉钱,这粮食镶金边了?
二、较真儿追着高粱品种跑
越琢磨越不对劲,普通高粱蒸窝头都嫌糙,凭啥酿酒就飞天?连夜翻农业论文,发现这高粱还真有说法:
- 叫红缨子糯高粱,听着像武侠小说暗器名
- 颗粒小得跟铁砂似的,皮厚得能防弹
- 最玄乎的是“单宁含量爆表”——这词儿还是查了百科才懂,大概意思就是酿酒时香精
立马冲下楼找粮店老板,结果人家看傻子似的回我:“卖那玩意儿干喂猪都硌牙!”
三、真往贵州地里踩泥巴
去年出差贵州,特意拐去仁怀高粱地。顶着七月毒日头蹲田埂上,揪了颗红缨子搓开看:截面跟玻璃渣似的反光,老农在旁边笑:“这玩意儿硬得能崩牙,你嚼不动!”顺手递我根生玉米,咔嚓咬下去直接硌得腮帮子疼,跟啃木头差不多。
蹲着跟老农唠嗑才知道猫腻:
- 地里每颗高粱杆就结一小穗,产量低得可怜
- 虫害多到要专人轮班举竹竿赶鸟
- 收割全靠手撅,机器一碰籽全碎
走时偷揣了把高粱粒,结果放兜里半个月没坏,淋雨都没发霉!
四、血泪教训:没这高粱真玩完
去年脑抽试着自己酿酒,网购东北大高粱瞎折腾。蒸完的粮食软得捏出浆,发酵完酒醅臭得熏苍蝇。后来混了半斤红缨子高粱重做,那酒糟摸着居然有弹性,蒸出来的酒还真带点酱香味儿。折腾三个月总算明白:离了这硬骨头高粱,茅台连路边摊散酒都不如!
现在瞅着茅台瓶子就想笑——什么大师勾调、什么百年老窖,全指望这喂猪都嫌的硬疙瘩撑着。去年倒腾剩下那袋红缨子高粱,现在还供在我家酒柜顶上,比茅台还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