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在公园听俩大爷下棋斗嘴,一个拍腿吼"你这就是李鬼的板斧",对面直接呛"关公面前耍大刀你",给我听乐了又犯嘀咕:这李鬼的板斧到底是假把式还是真厉害?结果回家查资料差点让歇后语绕晕过去。
被歇后语坑惨的经历
去年公司团建玩你画我猜,我比划"十五个吊桶打水",同事愣是猜成"猴子捞月亮"。最糗是有回写方案用了"半瓶子醋",老板批注"建议先装满醋瓶再发言",臊得我连夜翻《歇后语大全》,发现光"和尚"开头的就有三十多条,背到后半夜全混成浆糊。
野路子实验记录
方法一:故事连词法- 周日在菜场眼见大妈砍价:"你这羊肉挂狗头!" 摊主回怼:"咱们半斤八两!" 立马掏出手机记下
- 把"李逵vs李鬼"水浒片段剪成15秒短视频,弹幕飘过"李鬼的板斧——冒牌货"顿时开窍
- 现在看见"泥菩萨过河"自动脑补庙里小泥人扑通跳水的画面
- 熬夜改方案时跟老婆抱怨:"我这是担雪填井"
- 外卖超时在群里发:"骑手大哥是张果老倒骑驴?"
- 昨儿修漏水马桶愣是造出:"扳手拧螺帽——越拧越出水"
- 把"丈二和尚"改成"新来的程序员看老代码"
- "热锅蚂蚁"直接套用"甲方临下班要改第三稿"
- 试着把"竹篮打水"续写成"买菜塑料袋总漏水"
亲测有效三件套
现在手机备忘录分三栏:左栏记听到的歇后语,中间画火柴人场景,右栏改现代版。上周地铁听到小姑娘说"哑巴吃黄连",当场在便签画个吞药丸的哭脸表情,旁边标注"打工人被甩锅"。今早买煎饼果子,老板那句"你这是赶鸭子上架"接得贼溜——看我在本儿上狂写还多送了根油条。
当然也有翻车时刻。前天想显摆文化对邻居来句"您家孩子真是马尾串豆腐",大爷眉毛一竖:"这是夸人还是损人?" 得,又该更新我的垮掉造句合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