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来唠唠,我是怎么折腾“扬汤止沸”那点事儿的,说穿了就是临时救个急,免得真出大乱子。
发现问题和开始动手
前些天在自家厨房做炸鸡,油锅烧得忒猛,我看着温度计都快飙到200度了,心里咯噔一下。完蛋了,这油要是着了火,整个厨房都得遭殃。我立马想起老法子“扬汤止沸”,不就搅拌搅拌降温嘛挺简单的,但真有啥原理可探?不行,我得亲自试试。
我抄起勺子就开始搅和油锅,动作贼快,就跟打鸡蛋似的。
一开始油温还真降了点,心里乐呵:“这破法子还真管事!”但仔细一瞧,油面上热气腾腾的,搅太猛了油点子飞溅,差点烫着手。
我停下手,琢磨着不能光靠搅拌,这玩意儿就跟临时抱佛脚一样,顶多撑一会儿。
我又多放了个心眼儿:试着加了一丢丢凉水进去。
结果水刚下去,“滋”一声炸开,油星子到处溅,吓得我跳脚。
还好躲得快,否则手就废了。
当时就明白了,“扬汤止沸”得讲究方式。
关键点剖析和调整法子
为了搞懂为啥折腾来折腾去不安全,我专门多实验了几回。
我重新烧热油锅,温度控在180度左右。
这回我改用长柄勺子慢慢搅,动作放轻。
油温果然缓降,原理很简单:搅搅能散热,就像吹风扇一样,油面一翻腾,热气就跑得快。
但加水的环节,我学乖了:不直接倒凉水,而是先用碗装点凉水,再小心兑进去。
速度放慢后,水没咋炸开,温度降得更稳。
可关键是,这法子只治标,油要是热太久还会冒烟。我顺手把火头调小,这才真安全了。
过程中我总结了几个要害点:
- 动作不能猛,搅太快易溅油,别搞出火星子。
- 水得慢慢兑,一急准出事,不然油星子飞你身上。
- 别以为搅搅就完,一定赶紧减火源,彻底断了热源才是正道。
这么捣鼓完,我觉得“扬汤止沸”的探秘就是靠点小聪明应急,但要想保平安,关键就是动作稳、反应快、别依赖。
实现和总结教训
试了几遍后,我家厨房愣是没着火,油温控制住了,饭菜也出锅了。
我心里踏实:“这趟折腾值了!”赶紧把经验记本子上,以后遇到类似事也有备无患。
整个实践过程虽然糙,但让我明白临时手段不能乱用,安全总得靠自己多留神。
现在想想,以前老觉得厨房小事儿无所谓,差点出大祸。
反正,折腾完我吃口炸鸡压压惊,心定了:“活儿没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