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个新闻,说刚出生的大熊猫毛色还不一样,就觉得特别好奇。以前我去动物园参观的时候,根本没注意过这茬儿,光顾着看它们卖萌了。这回我琢磨着得亲自上手验证一下,就当个实践博主来分享记录。
开始动手调查
先跑到本地动物园去蹲点,我认识一个饲养员朋友,好不容易约上,就缠着他带我进熊猫馆。他一开始还嫌麻烦,说这有啥好研究的。我就死皮赖脸说:“哥,你不帮我试试,我今天就不走了!”他烦不过答应让我当两天临时助手。第一天早上去,我拿着个小本子,就蹲在保育室外面偷看新生的熊猫仔。结果发现真有俩娃子,一个毛是棕色的,一个像脏灰色,看着就跟从不同窝掏出来似的。我心里纳闷:这不科学,都是刚出娘胎的,咋差别这么大?我立马掏出手机拍照,结果被饲养员骂了一顿,说闪光灯伤眼睛。只能乖乖记录文字,连摸都没让摸。
深入记录数据
第二天我又蹲了整天,这回没打扰熊猫,就盯着看它们换毛。我跟饲养员瞎侃,问他为啥颜色不一样。他支支吾吾,说可能是伙食问题。我不死心,就上网翻资料,搜到一篇专家讲座视频,赶紧点开看。专家讲了半天基因理论,我听得头大,但人家说毛色差异跟祖宗遗传有关,不是后天影响的。我记在本子上,还画了个流程图:祖辈有啥颜色,后代就可能冒出来。之后,我又去动物园观察了一天,专门记下每只崽子的出生日期和颜色变化。总共盯了5只仔,发现刚出生时俩是浅色、仨深色,但过一星期后,毛都慢慢变成标准的黑白了。我拍不了照,就用文字详细写下来:颜色变浅变黑的过程像洗脏衣服一样。
搞明白结论
折腾了三天,我累得半死,但总算把这事情捋清楚了。专家那视频里说得很明白:刚出生毛色不同,是因为熊猫家族基因太杂,就像人高矮胖瘦一样,先天定的,不是饿出来的病。我回看记录本,那几只仔在头几天颜色各异,但后来都统一了,说明后天喂养不影响底子。晚上我喝着咖啡,把笔记整理成报告发到博客,心里踏实了。这事儿教我一个教训:别光凭眼睛瞎猜,得脚踏实地自己动手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