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教程 正文

扬汤止沸成语背后科学道理?简单口语解说真相

昨天熬番茄鸡蛋汤时候,锅都快扑出来了,手忙脚乱抄起勺子舀汤倒回去,结果越弄越乱。突然想起“扬汤止沸”这成语,总觉得哪儿不对劲——锅里水都开成那样了,舀起来再倒回去真能消停?今天就较上劲了,非得动手试试。

较真第一步:烧水看真相

大清早翻出家里最大的不锈钢锅,接了半锅自来水。煤气灶拧到大火,蹲旁边盯着气泡从锅底往上蹿。水刚开始冒小泡那会儿,抄起汤勺舀了半勺往锅里一浇,水面上浪花一掀就平了,该冒泡照样冒泡。

扬汤止沸成语背后科学道理?简单口语解说真相

等水彻底烧开,锅中央咕嘟嘟翻水花时再试。汤勺刚伸进去,滚水溅得灶台全是。硬着头皮舀起一大勺,举到三十公分高哗倒回去。好家伙!滚水跟炸了锅似的,白汽混着水珠崩得老高,烫得我往后跳了半步。锅里的汤倒翻腾得更欢实了,活像在嘲笑我。

发现一:这法子根本不管屁用,还贼危险

琢磨为啥不行

擦干灶台接着琢磨。沸水靠的是底下火烧得旺,热水往上翻,冷水往下沉。拿勺子这么一搅和:

扬汤止沸成语背后科学道理?简单口语解说真相

  • 热水被泼到上面遇冷空气,瞬间降温变重
  • 沉下去撞见底下滚烫的水
  • 冷热水一打架,锅里头上下翻腾得更疯了

锅底的火苗还呼呼烧着,泼出去那点水带不走多少热量,纯粹是给沸腾加把劲。

发现二:热源不断火,折腾表面就是白费劲

关火才是硬道理

试了把狠的:等水沸腾到最猛时,手指头哆嗦着把煤气灶旋钮一拧。“咔哒”一声响,火苗嗖地缩回去。刚还蹦跶的水花肉眼可见软下来,十秒不到彻底安静,只剩几个小泡在锅底冒两下就没了。

真相大白:老祖宗造词时候肯定试错过。锅里闹腾成这样,要么抽柴火,要么关煤气,跟表面那点水较劲纯属给自己找罪受。现在琢磨这词儿,更像在骂那些治标不治本的憨憨——连烧汤大妈都知道要关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