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就唠唠我咋在公交车上跟那晃悠的手环较劲的。开头真没想那么多诗情画意的破事,纯粹是被早高峰挤成肉饼了,连个座儿把手都摸不着,只能一把薅住头顶那根塑料圈儿。
第一步:啥也不想,先保住狗命
车一启动,好家伙!整个人就跟狂风里的塑料袋似的,被甩来甩去。左手抓着包,右手死命抠着那环,胳膊肘还得跟旁边大哥的胳肢窝抢地盘儿。管它环不环的,能站稳就不错了,还诗意?差点儿被挤出人形儿!
第二步:晃得手发麻才开窍
挤过了五站地,胳膊早酸了。手环跟着车子过坑拐弯,嗒嗒往车顶上磕。低头玩手机?别想了,一脑门子汗,拿不稳。这时候才觉出点意思来了:手心里这根玩意儿晃悠的劲儿挺规律!刹车往前悠,起步往后荡,拐弯还能划个半圆!干脆不跟它较劲了,手就搭在上头,随它晃,手指头跟着那摇晃的劲儿轻轻敲。
- 刹车的时候:身子往前冲,手环带着胳膊也往前悠,手指头也跟着滑到环前面。
- 起步的时候:车屁股一撅,人往后倒,那环就拖着胳膊往后拉,指头又顺着溜回环中间。
- 拐大弯:贼有意思!那环直接带着手画个弧线,不用使啥劲儿,就感觉像坐旋转木马似的,就是这“木马”味儿有点复杂——混合汗味和包子味。
第三步:假装自己是挂件儿
试了几次发现,越是想抓着它跟个钉子似的钉住不动弹,胳膊越累。后来学贼了:手腕子放软乎点,别死攥着,手心托着环底儿,手指头松松垮垮搭着就行。脚底下该用劲就用劲扎住根儿,上半身?随它!把自己想象成个晾衣绳上的破背心儿,车子怎么晃人怎么动,手臂就跟着环一块儿飘。
你猜咋的?这么一来胳膊反而没那么酸了!车顶那破环叮叮咣咣的动静儿,加上这摇摇晃晃的节奏,盯着看那么一会……还真有那么点船在浪里晃的感觉,虽然旁边可能有人放了个“沉船味儿”的屁。脑子里跑火车:这晃晃悠悠的是不是也像小时候荡秋千?就是这“秋千”上还吊着二十多个蔫儿了唧的“葫芦娃”。
3
最“诗意”的搞法?压根就别去想啥破诗意!把自己当个死挂件儿,手环爱咋晃咋晃,你就当给它打工的。晃晃悠悠间,车到站了没摔个狗啃泥,还省了把子傻力气,这不就挺好嘛至于写诗?下车揉揉发麻的手指头,能赶紧喝口热水才是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