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突然看到有人说收款码3月1日要停用了。我心里一咯噔:这消息是真是假?要真停用了,我那小店不就完蛋了?我就赶紧放下手机,开始琢磨怎么弄明白这事儿。
动手查资料的过程
我先打开手机,搜了搜“收款码3月1日停用”。翻了好几页,全是乱七八糟的文章,有的说得头头是道,有的又说是假的。看得我脑子一团糟,根本没个准信儿。我心想这玩意儿得看官方说法。
- 我跑去微信上看看,有没有官方公告发出来。
- 结果找了半天,啥也没找到,还差点被一堆广告骗了。
- 后来我记起来有个朋友在银行上班,就打个电话问问他。
我那朋友听我问起这事儿,直接笑了:“老哥,你这哪儿来的谣言?别信那些乱七八糟的。官方根本没说要全停用,只是针对个人码的某些功能调整了一下。”他还叫我看看中国人民银行发的文件,但我找不着链接,索性打开新闻App刷了刷最新报道。
真相浮出水面
折腾了一上午,我终于拼出个大致图景。收款码3月1日停用这消息,根本就是假的!实际情况,是某些个人收款码的功能被限制了,比如金额太大或者风险高的交易,但商户码啥的还照样用。原因主要是为了防止洗钱和诈骗,跟银行政策挂钩。我以前开店就遇到过,有顾客乱转账想套钱,官方加强管了,省得我们这些小商家受害。
我顺手在自己常用的收款App上试了试,果然还是能刷码支付。这事儿让我想起前阵子网上有人瞎传谣,说啥新技术要代替旧东西,就是图个噱头赚流量。
我长舒一口气,在记事本上写了个别再被忽悠了!收款码好着,停用是谣言。我这趟实践下来,学会了个事:以后再碰到这种消息,别慌,先自己动手验证一下,省得吓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