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节窝沙发上刷手机,突然刷到个大学生拍开箱视频月入过万,我一拍大腿心想这玩意我也能搞!结果真干起来才发现全是坑,光买设备就交了一堆学费。
第一步:设备采购的惨痛教训
冲去电脑城扛回台五千多的索尼相机,店主拍胸脯说这是vlog神机。到家才发现这玩意儿对焦比蜗牛还慢,厨房拍个煮泡面都能虚焦成抽象画。更绝的是配套三脚架,刚架上手机拍延时,"哐当"一声直接带着手机砸进汤锅里——现在锅底还有道划痕。
第二步:第一次拍摄现场翻车
好不容易折腾出个"厨房翻车合集"的创意,架好机器开录。演得正投入时邻居突然捶门骂街:"凌晨三点剁排骨你有病!"扭头看相机才发现小红点根本没亮——忘按录制键了。第二天重拍时学精了,手机相机双机位齐开,结果剪片时发现手机录的全是嗡嗡的冰箱电流声。
- 相机过热自动关机三次
- 打光灯把头发烤出焦味
- 提词器贴冰箱上总反光
第三步:剪辑让我差点砸电脑
网上都说剪映简单,下载完直接导入三小时废片。刚拖进两条素材,破电脑风扇就嚎得像拖拉机。最崩溃的是自动字幕功能,把"翻车现场"识别成"番禺现杀",美食视频秒变法制栏目。熬通宵导出的成片,上传时提示格式不支持,又重转码两小时。
第四步:上传后的冰桶挑战
标题琢磨了三小时,封面用醒图P到眼冒金星。发布完每隔五分钟刷新数据,24小时后播放量稳稳停在27次——其中25次是我自己点的。评论区倒是有一条:"背景里黄色抹布和我家同款。"气得我连吃两包辣条泄愤。
第五步:反转来得猝不及防
瘫在沙发上准备放弃时,随手发了条手机拍的泡面炸锅花絮。镜头里我举着漏勺捞手机,油点子溅得满脸都是。没想到三天后这条破百万播放,弹幕全是"哈哈哈哈汤里捞手机"。抖音还跑来问要不要开创作者激励,虽然到账只有78块3毛。
现在设备还在墙角吃灰,但每周坚持用手机直拍。前天刚靠"用奶茶杯种葱翻车"又小爆了把。新手听我句劝:别信什么高端器材,你缺的不是相机,是敢把脸摔进锅里的厚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