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爬山可把我累够呛,走到半山腰突然看见一片红艳艳的树叶子,猛地想起那句古诗。当时就挠头了——这“霜叶红于二月花”夸的到底是啥树?老觉得是枫树,可眼前这叶子长得跟鸡爪子似的,跟枫叶那巴掌模样完全对不上号。
掏出吃饭家伙查资料
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掏出平板就开始翻资料。好家伙,不查不知道,原来从古至今搞混的人海了去了!杜甫写“红于”那会儿根本没特指枫树,文献里白纸黑字写着:这诗句最初夸的是黄栌,就是秋天满山遍野那种烟霞似的红叶树。
- 翻到植物图谱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黄栌叶子椭圆形,边缘光滑得像打过蜡
- 枫树叶?标准的五裂巴掌形,活像小孩乱涂鸦
- 更绝的是树皮——黄栌灰褐色带暗纹,枫树皮跟裂开的龟壳似的
冲回林子现场验货
抓起平板就往红叶堆里冲,猫着腰一棵棵比对。手指蹭蹭树皮,掰着叶子数纹路,逮着个巡山大爷问:“师傅,这是黄栌?”大爷点头那瞬间,嚯!整座山突然就敞亮了——原来古人夸的是这树!
现在总算整明白了:霜叶红于二月花=黄栌=漆树科扛把子。下次谁再说是枫树,我非得拉他来看这满山“假枫叶真黄栌”不可!夕阳把整片林子染得像着了火,这可比二月的杜鹃花带劲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