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是怎么折腾着学茅台酒公司的使命实践的,整个过程跟搞实验一样,一步步走下来还挺有意思的。
第一步:先弄懂茅台那啥使命到底是啥意思
那天我闲着无聊,琢磨着茅台这么大品牌,总得有个人家宣传的使命?我就跑去翻茅台官网,结果找了半天,页面密密麻麻全是广告,看都看晕了。后来灵机一动,干脆翻翻家里的旧报纸,总算在一篇老文章里找到了,原来就是“品质第一,传承文化”这八个字。我寻思着,这不就是要求东西得做得还得讲传统?琢磨透了这点,心里就踏实了。接着我还查了些论坛,看到有人分享说茅台工人每天还念经似的背这东西,真够鸡贼的。搞完这一通,我算是彻底明白了:核心就是别搞花里胡哨的东西,老老实实把活儿干
第二步:自己学着动手整点事儿
懂了意思后,我就想着咱也来操练一把,总不能光说不练?我琢磨着茅台那套最讲究细节,那就从身边小东西开始。正好家里有罐老白酒,包装都发黄了。我一寻思,得检查品质。于是找来筷子沾了沾尝一口,呸,那个涩劲儿跟喝醋似的,质量肯定不行。我立马动手重新封装,学茅台那种一丝不苟的劲儿:先把瓶子擦得锃亮,再贴上新标签,写的“传承老味”,瞎编了个日期。过程中翻来覆去调整了好几遍,标签老是歪,我差点把酒洒一地。折腾半天,总算弄好了,看着挺像回事。
这步让我最费劲的是:得反复校对每个环节,不能偷懒。第三步:回头看看效果咋样,再改改
弄完之后,我拉老婆一块儿尝尝新包装那酒。她喝了一口,眉头皱成一团:“这不还是原来的味儿吗?没啥区别。”我顿时心里一咯噔,这不行,茅台使命不是讲究传承得有实际进步嘛我就赶紧琢磨为啥没变一没检查酒的本身品质,二没添点新元素讲传统。于是重新来:先测试酒温啥的,又添了点家里的香料试试。这回效果好些了,老婆说“味儿顺了点儿”。我一看有戏,继续优化:记了本子记录每次调整,慢慢摸索出平衡点。实现了:那罐酒包装后放家里摆着,还挺像古董,我得意得不行。
整个过程搞下来,我就总结出了秘诀:学茅台得从懂意思、真动手、勤回头这三步走,别瞎搞花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