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粉丝问我:“你整天折腾数据,搞那wow数据分析到底有用没?”一开始我也懵了。之前做过几次分析报告,结果发出去就被人吐槽:“这数对不上!”折腾半天差点砸了自己招牌。那我就想,搞懂这玩意儿的关键是不是得把准确度提上去?于是开始动手整活儿。
第一步:先搞清楚到底要解决啥问题
我记得那会儿手头有个项目,是帮朋友弄个啥用户满意度分析。我二话不说就开干,打开数据工具瞎扒拉,结果输出了一堆漂亮图表,看着挺wow的。可朋友看完直摇头:“你这分析有啥用?我们真正想知道的是为啥用户跑了一半!”我就意识到,连自己都没整明白问题在哪,数据再花哨也是废的。
于是静下心来重来。第一步,我得定目标:不是胡乱分析,而是找出具体为啥用户流失。找了个笔记本儿,乱写一通问题点:用户用我们的APP在哪儿卡住?啥时候抱怨最多?把问题写得特别细。重点就是别急着玩花样,先从根本问起自己。折腾完这一轮,感觉脑子清爽多了,分析方向终于对路了。
第二步:数据收集得靠谱,别糊弄
目标定了,但接着碰个大坑:之前的数据来源乱七八糟。有从APP后台抓的,有用户问卷调查得来的,还有几个Excel文件是人家瞎编的。我一股脑儿全混一起分析,结果出来谁看谁喷:“这数看着就假!”数据不准了,分析结果咋靠谱?
第二招我就专注于搞数据质量。从头检查每个来源:
- 从APP后台的数据,核对一下是不是实时更新的。
- 用户问卷部分,重做一批简单提问的,保证人人能答明白。
- 之前那些Excel,全都扔掉,省得掺假。
我还加了点小动作:用了点工具自动扫一扫格式问题。抓数据就像买菜,不新鲜就甭用,硬着头皮洗一洗切一切。折腾小半天后,数据底子干净了,做分析时终于没那么心虚。
第三步:别急着下多验证几遍
数据弄整齐了,我兴冲冲就出报告。但前车之鉴在那儿:之前就是一步到结果,大家一问我就傻眼。这回我提醒自己,没验证就算不上个wow的分析。第三点最重要——得反复挑刺。报告没急着分享,先自个儿开个验证会。
我拉了个步骤:
- 找个小团队把初步结果测一测:让他们用真实场景试一把。
- 查查方法有没有漏洞:比如说,用户流失分析时,是不是少考虑了什么新功能影响?
- 跑数据工具里多算几遍数值:不同算法都试试,对比结果。
过程中发现有俩数对不上,回去一看,原来是数据抓的时候丢了几条。重调后,结果就顺了。分享给朋友时,他乐得直拍大腿:“准了!跟实情一模一样。”
这么整一圈下来,wow数据分析真派上用场了。准确度上去后,人家听了信你,分析报告才不再是个摆设。就是笨办法下功夫:目标搞明白、数据别瞎收、结论反复验。以后你们要玩数据,别省这三步,省了准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