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想躺平刷剧的,结果手贱点开了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宣传片,那雪雕冰灯看得我心里直痒痒。正好手头有包没吃完的南方小土豆,脑子一抽,干脆画个拟人的“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得了,还能顺带整条路线出来,给大家乐呵乐呵。
一、先抓个“土豆模特”端详
我翻出速写本,顺手捞起桌上那颗圆滚滚、黄澄澄的小土豆。这货怎么看都像裹着羽绒服缩脖子的南方人——小小的,有点憨。
重点来了:得画出那种“又怂又勇”的感觉。 脑袋得圆,身子得短,眼睛必须瞪得溜圆,写满对零下二十度的震惊。琢磨半天,用炭笔唰唰唰定了个草稿:一个顶着绒毛雷锋帽(耳朵位置)、裹着快拖地的超厚羽绒服、只露出俩惊恐大眼珠的土豆精!羽绒服特意加了反光质感,假装是冰天雪地里的反光。画完自己都乐了,这不活脱脱我去年在哈尔滨冻成狗的样子吗?
二、脑子里的路线图得落地上
光画个土豆傻站着不行,得让它动起来,闯一闯!我掰着手指头回忆自己去过的地儿:
- 第一站必是中央大街! 画它踩着面包石(特意用短线条表现凹凸不平),背景是俄式建筑尖顶,手里还得举个巨大的马迭尔冰棍——冰天雪地吃冰棍,南方小土豆标志性迷惑行为!
- 第二站杀向圣索菲亚教堂。 让土豆小土豆站在广场上,仰着那圆脑袋看教堂洋葱顶,背景用淡淡的灰色晕染,雪花点点飘落。宗教感+冰冻感齐活儿。
- 冰雪大世界是重头戏。 这里把土豆画小一点,塞到一堆晶莹剔透的冰雕城堡和大滑梯中间,比例要夸张!旁边添几个火柴棍小人滑冰梯,突出那种“渺小人类震撼于冰雪奇观”的氛围。特意给土豆的围巾加了被风吹得飞扬的线条,表示冷风嗖嗖。
- 安排松花江上撒野。 画土豆坐在一个破轮胎上(简陋版冰爬犁),呲溜着冲出去,四肢夸张地乱飞,背景是冰冻的江面和远处的夕阳。旁边空白处加几个歪扭小字:“呲溜——卧槽停不下来!”
三、搞点“必玩”细节塞进去
光有景点太干巴,得整点“实践心得”干货进去。
- 在中央大街角落,画个小人(就是土豆)蹲在那儿,配上对话框:“踩热地暖口等冰棍,脚丫子的天堂!”(亲身经历,救老命了)。
- 教堂广场边上,加个冒着热气的咖啡杯图标,写:“避风神器,5分钟回血”。
- 冰雪大世界土豆脚边,画个暖宝宝符号:“后腰、脚底,贴!不然变真·冻土豆!”(血泪教训)。
- 江面上,土豆手里拽根绳,绳子上吊着个塑料袋,袋里装着糖葫芦:“冻硬了啃,贼带劲!”。
四、收尾点睛加推荐路线
整张画面塞得满满当当,贼有生活气息。用粗笔在画纸下方划拉出路线:
- Day 1 下午:中央大街逛吃(适应+打卡)
- Day 1 傍晚:圣索菲亚教堂看夜景
- Day 2 整天:冰雪大世界(白天看雕,晚上灯光)
- Day 3 上午:松花江冰上项目(玩爽了跑路)
还在旁边补了一行小字:“装备核心:暖宝宝、防滑鞋垫、充电宝(手机冻关机是常态),以及一颗不怕冻成狗的心!”
折腾一下午,手是画酸了,但看着这圆滚滚勇闯天涯的土豆,成就感拉满!发朋友圈瞬间炸了,好几个南方朋友私信:“路线借我抄抄!”甚至还有想约我画定制路线的。这破手绘小土豆,算是火出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