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接触用友票据通
我一开始真没想折腾这玩意儿。就是公司财务小妹,成天跟我喊报销发票太乱了,Excel记了又漏,纸质的堆得跟山一样,月底对账简直要了亲命。心软,看她挺不容易,就寻思着帮她找个工具。网上乱搜一通,“用友”这名头挺响,碰巧看见他们家有个“票据通”,号称能管电子和纸质发票,还能查重、报销、归档,功能列了一大堆,我就心动了。
直接点下载,安装倒挺快,一路“下一步”就搞定。进去第一眼,界面确实是大厂风格,蓝白配色,看着还挺干净。但模块也忒多了点!“票据采集”、“票据管理”、“智能识票”、“报销管理”、“查验归档”...好家伙,这密密麻麻的按钮,刚上手真有点懵圈。
实战操作:发票处理初体验
别管了,先干正事!听说是能智能识别发票,赶紧让财务小妹把上个月那一摞发票搬过来。我心想要是能省得一张张敲字,这钱就花值了。找了个扫描仪(老掉牙那种),吭哧吭哧开始扫。扫完了,在软件里找到“扫描识别”那个地方,点进去选图片。
第一张,.. 识别速度还行,发票代码、号码、金额那几行重要的字儿都给抓出来了,位置挺准。 再往后试了几张增值税专票,普票,电子发票截图,发现个问题:纸质票,只要拍得不是特别歪、特别模糊,基本都能读对;但电子发票截图,有时候上面的框线或者水印会干扰识别,偶尔会出点错。 不过还行,软件里有个框让你对照核对,错了直接改就行。
识别完不是结束,得把这些票真正收进系统里。这时候才体会到那个模块多的好处,它可以根据扫描识别的发票日期、种类啥的,自动归到对应的月份、分类下面去。不用自己再吭哧吭哧建文件夹分类了,省了大事。
遇到点小麻烦 & 真香时刻
刚开始嘛肯定有不顺手的地方。比如:
- 想把几张相关的发票关联到一个报销单上,按钮找半天,藏在“报销管理”里某个小操作下面,点几下才搞定,不够醒目。
- 导出报销单给领导看,默认的格式领导嫌丑。调整报表样式花了我不少功夫,好在还是搞出来个他满意的。
- 最想吐槽的是查重功能,有时候明明没扫过的票,它也总提醒“可能重复”, 估计是识别小问题导致的小误报,得手动检查下确认。
但转折点来了! 上个月公司审计,要查我们半年前的一笔差旅费报销凭证。放以前,财务小妹得钻档案室里翻半天,搞不好一下午就搭进去了。结果这回我就在票据通里搜了下那个报销单号,唰一下! 连带着关联的车票、住宿票、餐饮票电子档全出来了。直接导出发票PDF和报销明细表给审计,人家当场就给过了。那个瞬间,看到小妹感激的眼神,领导满意的点头,我感觉这钱花的真不冤!
坚持用了仨月的真实感受
到现在用了差不多三个月,基本是这么个情况:
- 最大的好处:乱糟糟的发票堆彻底消失了。 再也不用担心票据弄丢、搞混。要查哪张票,系统里搜两下搞定,告别翻箱倒柜。
- 重复报销风险大大降低。 虽然查重偶尔小抽风,但真遇到重复的发票扫进去,它那个醒目的红色提示不可能忽略掉。
- 报账效率飞起。 报销单自动生成,凭证一键打印或者导出电子档,财务工作量砍了一大半。
- 查验挺省事。 担心假票?点开发票详情那个“查验”按钮,链接到官方的查验平台,基本不用再单独去开官网折腾了。
它也不是完美的。前面提的那几个操作上的小别扭一直存在,指望它百分百不出错也不现实,人工核对还是必须的步骤。 软件本身功能虽然全乎,但感觉深度上还有点不够劲,特别复杂的分层报销或者特殊票据处理就显得有点笨。
总结一句话
你要问我用友票据通效果到底咋样?我的体验是:对中小公司,或者票比较多的小团队来说,它是真管用! 能把票据从“混乱源头”变成“安静的资料库”。虽然偶尔有小脾气(操作不够爽快,小问题也有),但核心功能——管理、查重、报账、归档——该做的都做到了,而且做得不错。值不值得买?如果你现在也被发票折磨得够呛,想彻底告别混乱,我个人的答案是:能!值得搞一个试试。 反正这三个月用下来,我是不想再回到以前那种“翻箱倒柜找发票”、“心惊胆战怕报错账”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