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看了一堆种蘑菇的视频,脑子一热,就从网上订了滑子菇菌包。心想这玩意儿肯定能吃到新鲜货,结果一上手,差点搞砸了。
准备阶段
我先找了个阳台角落,清空了杂物,买了几个大塑料盆。然后备齐材料:菌包、喷雾壶、温度计,还整了把旧电扇来调节空气。最关键的是读说明书,但看了一半就头大,啥湿度光照的,太专业了。索性凭感觉开干——反正种死了也不浪费钱。
种下去的日子
开箱那天,菌包到手了。我撕开包装,小心翼翼地埋进盆里,铺上薄薄一层土。喷水的时候手抖,水花乱溅,搞得盆子稀烂。头几天,我天天蹲那瞅,一点动静没有,急得我差点以为是死包。过了一周,终于冒出小白点——那叫菌丝,活!接下来得管理不然白瞎。
日常管理中得用上这4招
整个过程分成四大周期,每个阶段我摸索出自己的土办法:
- 初期控水保湿:前20天是发芽期,我早晚喷一次水,用喷雾壶轻轻洒。水太大会淹坏菌丝,太少又干了。我试过懒虫模式,结果菌丝发黄了,赶紧勤快起来。
- 中期调温稳光:20到40天是生长期,温度得在15到20度。我夏天开风扇降温,冬天挪到暖气边。光照嘛遮阳布盖避开直射光,否则菇子会被"烤焦"。有次忘了拉窗帘,长出几个畸形的,气得我直拍腿。
- 后期防虫小撇步:40到50天快出菇时,我最怕虫子来捣乱。弄点蒜泥泡水喷喷,省钱又管用——专业那套药水贵死了。定期检查叶子,一见小黑点就动手,别让它蔓延。
- 收尾段盯成熟:10天是成熟期,看菇盖变平就快到点。我掐时间算天数,从种下到收成整60天。过久了会烂掉,太早摘了又没味,耐心等个饱满样子再下手。
终于吃到嘴了
熬到第60天,菇子长得水灵灵的,我戴手套轻轻摘下。尝一口,鲜得让人跺脚——比超市卖的好吃多了。整个过程费劲但值,关键就是那些土方法,别想太复杂。现在我家阳台还堆着新一批菌包,以后想吃新鲜蘑菇,随时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