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朋友圈时,看到有哥们儿吐槽说自己聊天老打错符号,表情包发得乱七八糟,搞得对方一脸懵逼。我心说这事儿有点儿意思,符号灵敏度测试是啥玩意儿?会不会影响日常沟通?脑子一热,就决定自己动手整一回测试试试看。
准备工作:瞎搜一通
我先打开手机浏览器,在搜索框里随便敲了“符号灵敏度测试是啥”,结果出来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答案,看得我眼花缭乱。其中有个群聊里说这玩意儿能测出人对符号的反应快慢,比如表情符号、标点符号这些的。我寻思这方法肯定挺简单,就顺手截屏了几张帖子,存到电脑里备用。
我就开始琢磨怎么搞个自己的测试出来。翻箱倒柜找出一叠打印纸,用铅笔在纸上画了十个常见的符号图标,比如笑脸符号、问号图标、还有星号之类的。我还记了个小笔记,把这堆玩意儿分成两组:一组常见的,一组少见点的,免得到时候自己都搞晕了。
动手测试:笨法子开干
第一步,我对着镜子玩了个单人游戏。把纸贴在墙上,隔两米远站自己当裁判又当测试者。我故意戴了个老花眼镜(我视力还行),模拟日常用手机的场景。然后用手表记时器,开始快速念符号名字:比如“笑脸符号”就得喊出来,再检查自己反应对不。
- 先看符号图标,确认是啥东西。
- 停一秒再喊,如果喊错了就算失败。
- 总共测五遍,每次换顺序。
第二步,拉老婆过来帮忙。她想躲都被我拽到客厅,我学网上的法子,在电脑上打开个在线画图工具,画了个简单表格。屏幕上跳符号图标,她得快速用鼠标点确认按钮。结果,头回测试她点错三个图标,气得直骂我闲得慌,我只能嘿嘿笑说自己是在搞“科学实验”。测完我就把错误次数和反应时间都记到记事本里。
分析结果:简单算一算
全搞完坐下来统计数据。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数字,我拿计算器加了一遍。老婆那边平均反应是零点八秒,错误率百分之十五。我自己的数据更差,平均到一点二秒,搞出四分之一错误。瞎弄半天发现确实有点用,尤其常聊天的人符号熟悉度高,反应就快。但测试方法太简陋,只能当个基础参考。
我把记录纸片贴墙上拍了张照,心里琢磨以后要是正经测,得找个App代替手工活儿。整体来说,这破事儿就是个苦力活,花了两小时就图个乐子,要真有人问符号灵敏度测试怎么上手,我直接甩一句:用手机玩个图标猜谜游戏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