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逛,看到一张视觉错误图,就觉得特别有意思。那种图上两条线明明一样长,但看起来总感觉一长一短,害得我这个老眼睛晕乎乎的。我就寻思,这玩意儿咋就这么神奇?不行,我得自己试试破解它,说不定还能帮到别的朋友。
先找几张经典的图来试手
我打开手机相册,找了个常见的视错觉照片:上面画了个花瓶和两个人脸图案。我使劲盯了半天,眼睛都快瞎了,一会儿看成花瓶,一会儿看成俩人脸,脑子乱七八糟的。我拍了照片发给朋友老李,问他咋样,结果他回了一句:“这不就是花瓶嘛你是不是脑袋进水了?”气得我差点摔手机。

然后我又翻出一张更难的图:就是那种有好多小方块组成的图案,中间有个方块颜色变深了,但大家总说整体画面亮度均匀。我凑近看了10分钟,用手戳了戳屏幕,结果啥也没看出来。我这脑子就跟浆糊似的,越看越晕。索性关掉手机,去厨房煮了壶咖啡,咕咚灌了一杯再回来。
开始用第一个技巧:歇会儿再看
喝完咖啡,我感觉眼睛清亮了点儿。重新打开图片,这回没盯着看太久,而是瞥了一眼就移开视线。过个两秒钟再瞟回去。神奇!那花瓶图案的轮廓开始变模糊,人脸部分反倒突出来了。我想,可能是眼睛休息好了,感知也变清晰了。这个技巧真管用——停下来喘口气,换个节奏就

接着试第二招:换个位置和角度。我把手机竖着拿、横着拿,还站到窗边让阳光照进来。之前觉得没变化的地方,现在看起来怪怪的,原来那些小方块在侧光下亮度真不一致。我用手在空中比划,模拟方块大小,这下能分清深浅区域了。心里偷偷乐:原来换个姿势就能破局!
搬出第三个技巧:专注一小块地方
前面还是有点糊涂,我就用第三招:只盯图上的一小撮点。比如那个视错觉图中,我把目标锁定在右下角的一个小方块上,用放大镜功能放大它看。这下清楚多了,那个方块颜色确实深了一丢丢。别的地方没管,就这块研究透了,整体就豁然开朗。我记在小本本上:别贪多嚼不烂,重点突破一个小角就行。
现在轮到第四招:闭眼想象反面内容。我闭上眼,在脑子里使劲想那图片——如果是花瓶结构,背景长啥样;如果是人脸,五官位置咋排列。再睁开眼,图就自动分成两层。一开始费劲点,搞了五分钟还差点睡着,但多练几遍后,一看图就能脑补出两面了。这不就轻松破解了吗?谁想到这么简单的方法!
一招搞定收工
最难的是那些动态视错觉动图,我下载了个小视频,上面有线条在晃悠,看起来像在旋转但实际没动。用一招:拉上闺女一起看,让她当“参考”。闺女指着说:“爸,这里停着!”我再换角度,还真看清了静止的线框。完成后,我整个人超级有成就感,以前看不透的谜题现在秒懂。
这回折腾下来,我发现破解视觉错误图关键就靠这几步:歇歇眼、换位置、盯小点、脑补反面、拉帮手。平时记日记的习惯又派上了用场,把所有尝试都整理出来分享在博客里。现在再看这类图片,就跟玩儿游戏一样轻松,朋友笑我“开挂了”,哈哈!建议大家也试试这些方法,别像我当初那么傻眼瞎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