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唠唠我怎么折腾团队这摊事儿的。起因特别简单,就是看《海贼王》路飞那伙人看得热血沸腾,一拍大腿想着自己这摊活儿不也讲究个“伙伴”么?干脆琢磨琢磨自己身边这群“船员”得了。
第一步:瞎琢磨,差点闪了腰
刚开始那叫一个想觉着不就写写项目里谁干啥、有啥本事嘛我吭哧吭哧列了张小纸条: 小李:产品设计,点子贼多,就是有点天马行空不着地; 小陈:测试,那叫一个细致,眼里不揉沙子,bug在她面前无处遁形。
老王:主程,技术大牛,码代码跟玩似的,但脾气也跟炮仗一样;
写完一看,好嘛这不就是个冷冰冰的职责说明书吗?屁感情都没有,跟路飞他们差着十万八千里!这玩意发出去估计得被人笑话死。

第二步:逼着自己深挖老底儿
一琢磨,不行,得往深了掏。想起上次跟老王干仗那次最有戏。那次项目赶上线,眼看死线压过来了,我这边心急火燎催进度。老王正被一个架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看我像催命鬼似的蹦跶,直接炸了毛,当着办公室吼:“你懂个锤子!站边儿去别烦我!”
当时我那个气,脸都绿了。但晚上冷静下来,翻来覆去睡不着。老王这人,加班加最狠是他,技术难题死磕到底也是他,说“站边儿去”就是他自己顶上去的意思。第二天厚着脸皮买了包好烟(虽然这货后来戒烟了…),找他单独嘀咕:“昨天我这嘴欠,心是急了点…”。老王闷头嘬了口烟(那会儿还没戒彻底),憋出一句:“活儿干不完,急也没用,得往根儿上整。” 这一架打下来,反而更清楚他那股子轴劲儿和责任心搁哪儿了。

第三步:让“伙伴”自己冒尖儿
光老王不行,其他人也得露露真容。想起产品小李,他那脑子跟台风似的,刮起来没完。有回提个需求,非得搞个“悬浮式多态交互窗”,听着玄乎,技术上实现起来巨复杂。我跟老王听完都想掀桌子。但小陈在旁边听着,突然插了一句:“用户真需要这么花哨吗?会不会点着点着就迷路了?”
这一下戳破窗户纸了。小李愣住了,我们仨趁机一顿掰扯,生生把那个“悬浮多态”掰成了个简单清晰的导航按钮。小陈平时不咋爱说话,没想到关键时刻逻辑跟手术刀似的准。这种默契,靠写个“测试经理”的头衔可写不出来。
还有一次项目差点翻车,我们四个在会议室吵得鸡飞狗跳,代码和设计图糊成一锅粥。吵到天都快亮了,口干舌燥没力气喊了,小陈默默给每人杯里续上热水。老王揉着太阳穴叹了口气:“再捋捋,从入口开始…”。就是这杯热水,还有老王那声叹,莫名其妙把火气泄了,大伙儿又能重新捡起地上的图,一块儿啃。

叨叨点肉麻的
折腾完这些“家底”,回头看自己最开始那张破纸条,简直想撕了。重要的哪是写他们会干是写清楚我们怎么在岔路口干过仗,在悬崖边互相扯过袖子,在死胡同里一起愣过神又一起找到路爬出来。
老王是火药桶,也是定海针;小李能上天,但也得有人拴根绳子;小陈不说话,可关键时候比谁都稳。
说到底,能一块儿把事儿办成了的伙伴,不是标签贴出来的,是这些看着磕碜、想起来又有点暖和的琐碎事儿堆出来的。跟看海贼王一样,感动的不是他们当了啥王,是中间那股子吵吵闹闹、打打骂骂、绝不撒手的劲儿。
PS:写完这个,突然有点想这帮“坑货”了,下午请他们喝奶茶去。对,据说老王最近相亲又黄了…这事儿够我乐呵他三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