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事说来挺有意思,早上蹲厕所刷手机,突然被推送了个“北影校花李依伊”的话题,底下评论全是“女神背景好神秘”“求扒成长史”。我这种见了瓜就想啃两口的老毛病又犯了,裤腰带都没系紧就开始捣鼓电脑。
一、开头就撞上鬼打墙
我寻思先从百度百科下手,结果输完“李依伊”仨字,跳出来的百科页面比我的钱包还干净。就挂着几部没人看过的网剧名,毕业院校写个“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连哪年毕业都不敢写。得,又是个资料全靠粉丝吹的主儿。
二、掘地三尺挖黑料
我这倔劲儿上来了,直接翻墙爬梯子搞深度挖掘:
- 先摸进北影校友会数据库,表演系2010到2015届名单翻个底朝天——查无此人!
- 转头搜教育部学信网,拿着公开活动照比对毕业生证件存档,眼珠子都快瞪瞎了也没匹配上
- 连她老家九江的贴坟贴都刨出来了,有个自称邻居的爆料:“她家当年砸锅卖铁送艺考,复读三年才蹭进个三本院校表演进修班”
最绝的是查企业信息,她名下那家“伊人文化传媒”,注册资本写的500万,实际缴了不到2万块。参保人数常年显示0人,合着公司就她一个光杆司令。

三、捅了马蜂窝的后果
下午刚把查到的料整理成文档,微信突然炸了。有个顶着“星耀传媒法务”头像的加我,张口就是“李小姐系我司独家签约艺人,请立即删除不实信息”,还甩了张模糊的艺人合同截图。我反手就把电脑里存的中戏进修班名单截图甩回去,对面瞬间哑火。
结果十分钟后,我那个闲置两年的抖音带货号突然收到版权投诉,说我三年前卖T恤用的背景音乐侵权。明摆着是威胁,气得我直接把李依伊公司偷税漏税的证据打包发网盘。
四、五年前的血泪教训
为啥我对扒皮这么执着?五年前我在娱乐周刊当小编,就是拆穿某个“中戏才女”的假学历,第二天主编桌上就放着我的辞退信。当时租房合同刚到期,老婆挺着八个月肚子跟我挤快捷酒店,被迫回老家县城卖煎饼。
更恶心的是去年夏天,那个造假女艺人团队居然舔着脸找我写洗白通稿,价钱开到六位数。我直接把她当年找我删帖的转账记录打印出来,贴在他们公司楼下早餐摊的煎饼车上——反正老子早改行摊煎饼了,看谁恶心谁!
所以朋友们,下次再看到什么“名校校花”“学霸女神”,先想想她们团队给我这种死犟骨头的封口费够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