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那碗阳春面说起
昨儿中午煮面,老婆刚拔完智齿忌口,盯着我碗里的葱花喊:“说了这几天别沾荤腥!”我筷子尖那点儿葱花悬在半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是...葱花算荤腥?这问题跟苍蝇似的在脑子里嗡嗡转了一宿。
抄起字典就是干
今早趿拉着拖鞋冲书房,砖头厚的《现代汉语词典》哐当砸桌上。手指头沾着唾沫哗翻到“草字头”部分——蔫了。从蒿菜翻到葡萄藤,压根没见着“荤”字影子。我这犟劲儿上来了,干脆把部首检字表撕了张纸下来,趴桌上当蚂蚁找糖渣。
转折点在午饭前半小时:突然瞄见“艹”部底下还藏着个“艸”部!食指戳着纸页往下挪,豁然看见“荤”字蜷在犄角旮旯。释义明明白白印着:
- 荤:指葱、蒜、韭菜等有特殊气味的蔬菜
- (底下还有行小字)佛教称食肉为腥,合称荤腥
好家伙!敢情“荤腥”这词是把“重口味蔬菜+肉”打了个包!
翻书翻到手抽筋
字典说得那么死,我这疑心病又犯了。书架顶那排发黄的老书被我拽下来两本,灰呛得直咳嗽。蹲地上摊开《说文解字注》,泛黄纸页上“荤”字的小篆体活像几根乱草缠着秤砣——底下分明是“艸”部打底!
还不死心,又扒拉出本《佛教饮食观》。嚯!第三章就写着:“天竺僧众以荤菜刺激情欲,故禁食蒜韭”。连书脊胶水都翻裂了,总算确认这规矩是从印度传过来的。
厨房实战翻车现场
捏着证据兴冲冲蹿进厨房,老婆正切土豆丝。我啪地把书拍灶台上:“你看!荤菜根本不含肉!”刀哐当停下,她斜眼瞅着蒜筐冷笑:“那你今晚炒土豆丝别放蒜。”
完犊子。手里攥着的两瓣蒜突然烫手。葱烧排骨没蒜能叫菜?凉拌黄瓜缺蒜泥还有魂?在真理和胃口之间纠结得眉毛打结,蔫蔫把蒜放回筐底——行,真理在饭碗面前也得低头。
现在看谁都是半吊子
下午刷朋友圈,看见健身教练发“吃素得彻底,荤腥别沾边”,配图全是鸡胸肉沙拉。我憋着笑点开评论框,打了三行字又删光。转头瞅见素食公众号推文标题《破荤戒的代价》,点进去通篇在骂红烧肉。
好么!合着全天下都以为荤是肉!现在看满大街招牌写“荤素搭配”,眼珠子都忍不住想抠下来重装——谁知道馆子老板说的荤,是韭菜盒子还是酱肘子?
厨房真理永久性阵亡
老婆的粥在锅里咕嘟冒泡,我偷摸往自己碗底藏了勺蒜泥。突然听见背后阴恻恻一句:“不沾荤腥?”吓得我手一抖,半勺蒜泥全扣拖鞋上了。得,真理没落地就阵亡。现在正蹲厕所拿刷子蹭鞋,那股蒜味儿熏得脑仁疼。要我说,啥学问研究到都比不上老婆的菜刀好使。
(刚蹭完鞋补充:查资料时翻到《齐民要术》说北魏人管鱼叫“荤”,得...这破字还能随地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