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打开Final Cut Pro X那会儿,整个人是懵的。界面黑压压一片,按钮密密麻麻,感觉比我家厨房调味料还多。心想着剪个旅游vlog而已,咋整这么复杂?干脆硬着头皮从新建项目开始捣鼓。
第一步:差点被素材坑惨
随手把手机拍的4K视频拖进素材库,结果预览窗口卡成PPT。心想完了,这破电脑带不动?后来发现是忘了创建优化媒体。点开播放菜单勾上这个,软件自己吭哧吭哧转码,等几分钟再播,流畅得跟德芙似的!血泪教训:拍完4K先转码,不然卡到亲妈都不认。
第二步:时间线上乱窜的素材
把视频片段往时间线一扔,想调顺序就傻眼了:后面的片段死活不让插队,一拖就互相覆盖。原来默认是"主要故事情节"模式,跟磁铁似的吸在一起。研究半天才发现右上角有个小锁链图标,点灭它就能把素材拆开,随便拖拽调整位置,瞬间舒坦!
第三步:字幕差点逼疯我
想给美食特写加个字幕,结果双击文本工具搞出来的字死活拖不动。急得拍桌子时候才发现:字幕必须卡在视频片段上方那条灰杠!得在检查器里选"位于视频上方",文字才能浮在画面上。后来直接偷懒用自带的字幕模板,效果贼快还带动画。
第四步:渲染等到花儿谢
剪完兴冲冲点导出,选了最高画质H.265。好家伙,十分钟视频渲染了半小时!后来发现日常分享根本用不上这画质,换成H.264格式,文件小一半,导出快三倍,手机看根本分不出差别。关键设置:
- 社交媒体直接选"Apple设备 1080P"
- 硬盘空间告急时关掉"存储优化媒体"
- 导出前务必取消勾选"后台渲染"!否则等你吃饭它还在慢悠悠转码
现在回头看,这软件就跟拼宜家家具似的:说明书懒得看,硬装必返工。核心就三招:素材管理用库、时间线先搞懂磁铁逻辑、导出别迷信高参数。剩下的特效转场都是锦上添花,够用就行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