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翻冰箱瞅见半盒快烂的西红柿,突然就想起那个"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老有人说杨贵妃当年吃的荔枝是西红柿?今儿干脆动手扒拉扒拉真相。
第一步 搞点道具试试手感
翻出俩蔫巴巴的西红柿,抓颗新鲜荔枝放边上对比。掰开西红柿那瞬间汁水溅一脸——这玩意儿软趴趴的,捏着像烂泥。再看荔枝,壳硬邦邦的,指甲抠半天才掰开,果肉是脆韧的。
- 🍅西红柿汁水多得像水枪,放古代驿站马背上颠簸,没到长安早成番茄酱了
- 🍒荔枝果肉带纤维,颠簸顶多变果汁软糖
第二步 穿越回唐朝查户口
蹲书房翻烂《南方草木状》,压根没西红柿这洋玩意儿的身影。倒是《岭表录异》写荔枝运输特费劲:"蠹虫消杀后竹筒封蜡,五里一换马,十里一换冰"。再翻《齐民要术》栽培篇,古人种个红果子得搭三米高棚架——这架势哪像伺候西红柿?明明在种葡萄!
重要线索:- 🍅史料压根没"西"红柿,晚唐倒有"小金瓜"记载(后来考据是南瓜)
- 🍒杨贵妃得宠那会儿,岭南进贡荔枝的驿道现在还能挖到路碑
第三步 模拟暴力运输实验
把西红柿塞快递箱,让楼下菜鸟驿站小弟骑车绕小区狂飙三圈。开箱那刻差点吐了——箱子淌着血红汁水,果子早成烂泥。隔壁顺丰寄的荔枝?剥开冰袋一看,果壳裂了几道缝,果肉居然还能嚼。
终极破案时刻!
掏出显微镜盯果核。西红柿籽比芝麻还小,混在果酱里根本看不见。可荔枝核大得像纽扣,马嵬坡遗址挖出的贵妃妆奁里,至今还存着两粒乌黑发亮的荔枝核。
所以真相是:古代西红柿根本没传到中原,就算有也经不起驿马折腾。那堆"妃子笑吃西红柿"的营销号文章,估计是冰箱里烂番茄熏晕了头写的!
(实验材料已做成番茄炒蛋,荔枝核埋花盆里了——万一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