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接到三姨电话,说姥爷下个月要过八十八米寿,问我咋办。我当场抓瞎——别说米寿了,连普通寿宴都没操办过!赶紧扒拉手机查资料,发现全是讲道理的废话,气得我直接把浏览器关了。后来跑图书馆翻了半天旧书,问了好几个老街坊,才摸出点门道。
第一步:寿礼准备差点翻车
书里说米寿要送"米袋"讨吉利,我傻乎乎真扛了袋大米去。结果三姨笑得直拍腿:"现在谁扛米!"赶紧拉着我去裁缝店改方案:定做蓝布小布袋,上头请绣娘绣了金色的"寿"字,袋里装88颗莲子+88粒糯米——裁缝店老板说这是老规矩,莲子代表连年好运,糯米是黏住福气。

第二步:现场布置被姥爷吐槽
- 桌椅位置折腾三回:老人说寿星必须坐朝南主位,结果酒店包间柱子挡着,临时换到靠窗位置,姥爷进门就皱眉:"后背空荡荡像没靠山!"全家抬着八仙桌转了半圈,硬把椅子怼到墙角才罢休
- 寿幛差点挂反:网上买的金字红幛展开才发现,"八"字被印成倒着的,表弟赶紧跑打印店重做,老板嘟囔:"现在年轻人哪懂'寿倒挂'是咒人!"
第三步:敬茶环节全场爆笑
按流程该我端茶祝寿,结果太紧张把"福如东海"说成"福如东海岸"。七十岁的二舅公拍腿笑:"咋不说福如夏威夷?"姥爷倒是乐呵,抿着茶问:"这龙井放糖了?"真忘了放糖——估计老爷子尝的是我手抖滴进去的汗。
结尾本来准备了"寿比南山"的吉祥话,结果切蛋糕时刀卡在第二层,奶油塌了半边。姥爷拿勺挖着垮掉的蛋糕笑:"这才对嘛活太板正多没劲!"回家路上三姨塞给我红包,打开一看是张泛黄的米票,1960年的——比米寿的讲究还老三十岁!

对,最离谱的是姥爷自己加了第四步:结束前突然掏手机点外卖,给全家加了二十份冰粉,配送员跑得腿软:"老爷子,您家聚餐点冰粉凑啥热闹?"姥爷吸溜着红糖水嘀咕:"传统里可没说不能吃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