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阶段:开始折腾全家福
上周,我妈突然在群里喊话,说咱们家好久没拍全家福了,得赶紧整一张。我当时就乐了,心想着全家福有啥难的,不就是咔嚓一下完事吗?于是我自告奋勇当摄影师,立马开始准备。先上网瞎搜一圈,看专家推荐的最佳拍摄技巧,结果全是些唠叨话,什么光线要柔和、布局要对称,搞得我头疼。
我跑到客厅实地勘察。家里地方小,人又多,爷爷奶奶、爸妈、我和我娃,足有六口人。我得找个好背景,专家说靠墙摆拍效果我就瞄准那面大白墙,觉得简单靠谱。然后,翻箱倒柜找器材,家里只有个旧手机和一个小三脚架,勉强够用。专家还强调自然光最我专门挑了下午四点开拍,阳光从窗户透进来,挺暖和。
拍摄过程:乱七八糟的实战
时间一到,我就吆喝着大家集合。先是排队形,爷爷奶奶坐中间,其他人围着站,专家说要对称整齐,我就指挥着左挪右调。可娃才三岁,坐不住,一会儿哭一会儿闹,爷爷还老催着快拍,吵得我烦躁。第一次试拍,效果差得很,光线把爷爷脸打亮了,妈妈脸却黑乎乎,专家推荐的柔光技巧好像狗屁,只能调整角度。
- 灯光调整:专家说侧光能避免阴影,我就把大家往窗边推,娃跑开了,我赶紧抓回来。
- 表情管理:我喊“笑一个”,结果爷爷严肃了、娃撅嘴了、我笑僵了,来回折腾五次才勉强OK。
- 设备用上:手机设延时拍摄,三脚架不稳固,镜头晃荡,拍出来全是模糊的废片,气死人了。
我索性放弃专家那一套,让大家自然点:我站中间喊口令,娃抱爷爷手里,爸妈搭肩头,拍了个抓拍瞬间。效果意外光线不完美,但表情真实,看起来暖暖的。
实现效果:教训换来的小成果
拍完收拾东西时,我翻看照片,那张抓拍的最棒。专家推荐的技巧未必管用,全家福重要的是气氛和真实感。我学到了别死磕完美,灵活点反而出效果。事后打印出来挂墙上,全家人看着都咧嘴笑,这折腾值了,家不就是个热闹大杂烩嘛